本周前几日国内钢市痛痛快快的涨了一把,市场成交也有明显好转,不过高处总是不胜寒,福兮祸之所伏,祸兮福之所倚,临近周末市场涨势和成交均放缓,多次的惨痛教训让商家避险意识的能力得到提高,操作趋于平稳谨慎,在周初由钢坯领涨下又由其归于平稳。总体来看长材上涨动力较足,板材上涨乏力价格趋缓明显,本周国内主导钢厂多出调价政策,对市场影响较大的宝钢逆势下调,镀锌加工厂上调幅度较大,也体现了长强板弱。从宏观层面来看,物价上涨的推动因素首先表现为输入性通胀。今年全球经济增长及需求预计将好于2013年,这将导致国际市场大宗商品特别是原材料商品价格的上涨。而我国经济结构的对外依存度还比较高,有可能再次遭遇输入性通胀的影响。其次,今年是改革年,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,就是资源性产品价格。当前我国已经明确水、电、石油、天然气等重要原材料价格应当在更大程度上由市场决定,这种改革在短期内有可能推动物价上涨。第三是成本推动,近几年来,构成生产要素的各项成本价格都在上涨,土地价格、劳动力价格、环境保护成本、动力能源价格等构成企业生产成本的价格都在上涨,形成了长期的成本推动。此外,镀锌加工厂生产的周期性和不稳定性,也可能成为导致今年物价上涨的一个重要原因。如果相关行业、企业和个人没有做好思想准备,则很容易陷入公布的CPI数据偏低的判断。相关机构分析人士认为,连续的钢价追涨,已使钢市表现出些许的担忧。说明这个市场的“底气”还是不足。部分地区的钢材品种价格已出现回调。目前,传统的钢市“旺季”已逐渐进入尾声,钢企控制产能释放节奏的决心是否“牢靠”,还是未知数。短期内,钢价重回震荡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。 所谓“万事俱备,只欠东风”,需求依旧是支撑钢价走强的一根救命稻草,只不过,无论是下游终端,还是在钢市资源流通中,资金都是最为关键的润滑剂。一季度受产能过剩、楼市整顿、人民币贬值等现象,市场悲观情绪蔓延。但随后国家扶持实体经济、保稳增长政策的颁布与实施,给予市场一剂“强心针”。数据显示,3个月期限的SHIBOR短期利率的预期为5.5%,低于2月0.03个百分点;1年后的3个月期限SHIBOR利率的预期为5.44%,同样低于2月预期,这也就意味着市场资金出现宽松迹象。尽管钢铁业资金面不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,但季末还贷已过,资金压力必将有所缓解。 可以看出,下游阶段性补货基本完成,后期市场续涨动能将有所减弱。尽管本周末镀锌加工厂价格出现松动,但在资源普遍偏少情况下,本次上涨来之不易,市场很难就此掉头向下。